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
教秘〔2017〕15号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
各乡、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各义务教育学校,局机关各股室:
根据《关于建立县教育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双线”包保责任制的通知》精神,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查培训会要求,2017年3月19日至22日,县教育局组织11个督查组,对全县250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督查组发放了《宿松县“推均”项目督查情况一览表》《宿松县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功能室督查表》《学校管理与质量提升组督查表》《宿松县义务教育均衡教学点最基本办学条件督查表》,通过听、看、查、问等方式,从工作推进、基建项目进展、办学条件十项指标达标情况、质量与管理、校园“四化”、功能室建管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督查,并分校召开了督查反馈会。现就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
总体来看,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大部分义务教育学校都能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把“推均”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认真领会工作精神,熟悉各项指标体系,努力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乡镇高度重视。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党政专题会议,成立“推均”工作组织机构,积极推进14类小型项目建设,且有实质性的进展。部分乡镇对“推均”工作非常重视,如陈汉乡党委政府不等不靠,建立了每周二“推均”调度会制度,加快开展征地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学校推均工作遇到的问题,促成小型项目全部启动,且部分已完工。
(二)学校全面行动。各校都制定了“推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如城关小学,全面细化“推均”工作任务,以周为单位排出了详细的时间表,每一块有专人负责,工作进展十分迅速。
(三)对标整改突出。各校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标准进行了精心测算,查找不足,做到了整改思路清、措施明。大部分学校8个功能室已确定并腾空房屋,布局合理;部分学校已完成图书内部调剂,图书已编目、上架,图书借阅记录齐全。
(四)资料建设提速。各校资料建设工作均已启动,部分学校有专柜、专人负责,并能发动全体教师对资料进行补充。
二、存在问题
(一)推均责任意识不强。个别乡镇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仍缺乏紧迫感、责任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存在协调不畅、坐等观望的现象,有的甚至想借“推均”之名来解决其他问题,没有形成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局面。部分学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相关方案、措施没有深入研究,推均工作仅仅盯在改善办学条件上;仅强调硬件建设,没有在学校办学特色、常规管理、提升质量等内业上下功夫;面对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找理由、推责任,同样的工作,有的学校能立竿见影,而有的学校进展缓慢。
(二)创建迎检氛围不浓。绝大多数乡镇、街道没有宣传标语,没有形成浓厚的推均工作氛围。各义务教育学校发动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对推均工作认识和积极性不高;多数学校没有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没有开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专栏。对均衡发展工作重要性认识仅停留在领导层面,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知晓率低。
(三)工程项目进展不快。不少学校工程建设项目进展缓慢,存在征地问题悬而未决、项目招标未启动、项目经费有差额等突出问题。有的地方征地面积、费用超出预期标准,期待增加项目、追加经费,没有按既定的目标任务去组织实施,工程处于停工状态,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办理前期手续状态,有的学校运动场、旱改厕等项目须等到暑假或是初三体育考试后才推进。
(四)标准化建设不达标。生均校园面积、建筑面积、运动场及学校跑道不达标学校较多,超过了县域内单项不达标不超过5%的上限。不少学校的功能室仍未调配到位,有的是相关项目未竣工暂未到位,有的是校舍紧张调配力度不到位。功能室已经调配建成的,有的缺仪器装备,有的还在布置阶段,有的未投入正常使用。很多学校“班班通”不能正常使用,图书分类不规范,理化生实验室柜和器材缺损严重。
(五)学校常规管理缺失。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松懈,办公室、教室、食堂、学生寝室清扫不彻底,存在卫生死角,校园环境脏、乱、差。有的学校门卫室形同虚设,没有按规定执行安保制度,甚至根本没有安保。有学校校名校牌、班级与功能室门牌未悬挂或不规范、不统一,不符合要求。个别学校校门口存在乱贴乱画现象,影响美观。教学设施设备、实验仪器、图书利用率较低,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六)办学行为不规范。有的学校没有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如不按课表上课,教师随意调课,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及实验课不能正常开设,存在“阴阳课表”、小学科被挤占等现象。不少校长、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按部颁标准开课有抵触情绪。大班额现象问题突出,特别是城区学校和不少乡镇中心小学甚至存在超大班额现象。有的校园公开栏或班级张贴中考动员标语、月考成绩等不规范行为。
(七)资料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学校迎检资料建设才刚刚启动,还停留在任务分解、责任落实阶段,处于观望状态,资料收集和整理推进较慢。个别学校资料建设内容不够充实,归档不够规范,急需充实完善,特别是对于过程性资料的真实性要求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落实不细。
(八)周边环境亟待整治。部分学校门前未设减速带、交通警示牌及接送车辆混杂等,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许多学校周边环境脏乱差,居民堆放杂物、乱倒垃圾、大门口有商店、摆摊设点现象严重;有的商店或居户向校园内打通后门;有的校园内有民房,甚至成居民通道。
(九)校园文化建设无特色。许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欠思考、缺内涵,设计单一、内容粗糙,没有把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区域风土人情与学校育人特色和办学理念有机融合起来,亮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注重凸显“四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的内涵,仅仅考虑将墙壁粉刷一新,色彩杂乱,缺乏整体美感。
三、工作要求
为切实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注重舆论氛围,压实工作责任。各乡镇教管办、各义教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工作要求。各乡镇教管办要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在集镇、村部、社区街道、校门口、校园内设置固定宣传标语,切实提高社会各类群体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大力争取社会各界对推均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按照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强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二)注重对标整改,加快项目进度。要深入领会督导评估精神,根据基本办学条件10项标准、“全面改薄”20条底线规定,针对当前办学条件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逐项排查核实,限时整改提高。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服从意识,克服消极等待思想和侥幸心理,加速启动各类项目工程,倒排工期,挂图作业,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注重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各校要深入研究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92条),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充分利用走教、支教、在线课堂等形式开齐开足课程,不得任意删减、挤占课时;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滥订教辅资料等不规范行为发生;要健全安保制度,确保校园秩序安全有序;要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护,加强功能室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各类资源的开放率和使用率;要突出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注重“四化”建设,完善迎检资料。各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整体规划校园“四化”,彰显办学理念和教育内涵,凸显乡土文化,做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要全面规划、细致核查均衡发展工作迎检档案资料,做到分类合理、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能够全面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和管理水平。
(五)注重跟踪督查,严格执纪问责。要进一步落实局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均衡创建包保责任制,加强与乡镇的沟通,定期督查调度,及时发现问题,实行盘点销号,挂图作战,限期整改落实;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对因思想认识不高、工作力度不够、履行职责不到位而影响“推均”工作的学校和个人将严格问责。
宿松县教育局
2017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