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县级督导评估情况通报
宿松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县级督导评估情况通报
各乡、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5月9日至12日,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县教育局组织6个督查评估小组,采取校园观察、查阅资料、代表座谈、现场反馈、公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从办学条件、安全工作、功能室管用、规范办学行为、迎检工作、办学特色等6个方面,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县级督导评估。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总体来看,全县各乡镇、各学校都高度重视均衡发展工作,把均衡发展工作当作近期乡镇和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乡镇有力推进,小型工程有进展。各乡镇均高度重视“推均”工作,形成了书记乡长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的局面。由乡镇负责的14类小型基建项目均在按时间表赶进度,不少乡镇的小型项目已接近尾声,而且工程实施方案有效率,工程质量有保证。如趾凤、凉亭、陈汉、程岭等乡镇工作力度大,“推均”工作进度快。
(二)紧扣十项指标,办学条件有提升。各地各校紧紧抓住办学条件十项指标,不仅以达到一个门槛为目标,不少学校不等不靠,充分挖掘潜力,不满足于十项指标达八项的目标,尽最大可能地让学校各项指标均达标,许多学校的指标值有提升。
(三)注重校园平安,师生安全有保障。各校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安全职责,强化安全教育,安全设施基本配齐,安全管理常态化。学校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出入登记制度执行到位,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特别是九姑等地学校防溺水教育氛围较浓,效果明显。
(四)加强功能室管理,全面发挥其作用。除功能室安排在新建单体建筑的学校外,其他各校功能室都基本调整到位,功能室基本能按要求建设和布置,做到了制度上墙。许多学校功能室已经投入使用,而且有不少学校功能室建设有特色,使用有亮点。如复兴镇中心小学、陈汉乡中心小学等校功能室使用率高,有特色有效率。
(五)开齐开足课程,办学行为规范。各校规范执行课程方案,基本做到了开齐开足课程。大部分学校都能按规定使用教辅资料,部分学校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等正常开展。
(六)注重宣传发动,迎检氛围浓郁。各校高度重视迎检工作,做了大量有效的准备工作。不少学校是按省检国检要求迎接县级评估,合理设计了迎检线路,校长和功能室管理员规范解说,起到了很好的预演效果。长铺镇程店小学、程岭乡凿山小学、新安初中等校迎检工作突出。
(七)注重内涵发展,办学特色鲜明。不少学校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着力培育学校特色,把学校办学特色与学校的办学历史积淀、地域文化特点、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方案执行、内涵发展等元素深度融合,形成学校办学品牌。如城关初中的“生本校园”、破凉初中的书法特色、破凉镇中心小学的科普特色和木梓初中的禁毒特色等定位准确,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项目建设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征地进度影响学校基建工程建设,目前仍有汇口镇中心小学、汇口镇程营小学、五里乡中心小学、五里乡金龙小学、二郎镇石头小学、长铺镇中心小学、破凉镇五谷小学未完成征地任务,导致相应的基建项目不能动工。少数乡镇小型基建项目没有做到统分结合、先易后难,整体进度缓慢,开工率、完工率低。部分学校没有积极主动与县直相关部门对接,办理施工许可,导致单体工程项目进度缓慢,影响了“推均”工作的整体进度。
(二)部分学校办学条件10项指标缺差情况仍然存在。目前仍有13个学校10项指标只达9项,11个学校10项指标只达8项,不达标项主要集中在生均校舍面积和运动场面积两个指标上,城区学校、部分乡镇中心小学和完全小学问题相对突出。据统计,初中生均运动面积不达标有4所,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不达标有13所、生均运动面积不达标有18所。少数村级完小除生均校舍面积和运动场面积不足以外,还存在60米直道难以建成,功能室特别是实验室难以落实,即使调配出来了面积又严重不达标,还出现了部分完小餐厅被功能室挤占,师生食堂就餐不便等新的问题。
(三)安全工作存在未覆盖的领域。大多数完小没有落实门卫室值班制度,校园没有安装监控设施。也有初中和完小虽有摄像头但没做到全覆盖,有的设备损坏没有及时维修。部分学校,尤其是完小没有见到食堂员工的健康证,食堂工作人员操作不够规范。
(四)功能室管用专业水准不高。多数学校功能室使用率不高,设备仪器物品摆放不规范,没有进行统一编号。一些学校计算机、钢琴(电子琴)等设备未落实“三防”(防尘、防潮、防漏电)。功能室管用有待进一步规范提升。
(五)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学校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表与实际不符;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开展不到位等。部分学校学生课桌和教师办公桌上出现一科多辅现象;城区学校和破凉中小、二郎中小、凉亭中小、长铺中小等校存在大班额问题。
(六)校园文化建设个性不突出。大部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托文化(广告)公司设计,没有彰显学校特色个性,体现本校教师和学生风貌的设计太少。
(七)资料建设进度不一质量不高。虽然各校的资料建设均已启动,但不少学校是脱离了学校实际工作做资料,资料的完整性、精细化和严密性不够,部分资料明显失实,不少数据存在前后矛盾。如,一些理应手工填写的活动记录表用电脑打印,实验报告单学生签名大面积涂改,有的计划写成了总结等等。
(八)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环境有待进一步治理。仍有部分学校周边和校园环境存在较大隐患。如隘口初中、汇口初中等校后门未封闭;柳溪初中、坝头初中等校校园内有高压线穿过。
(九)部分学校没有进入迎检状态。部分学校未按迎检要求,合理设计迎检线路,校长解说不能突出学校办学亮点,缺乏自信,功能室管理员没有做到“一口清”。学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风校训、中小学生守则等标牌的相关内容,不熟知或者知之甚少。
(十)办学特色不鲜明。部分学校办学特色模糊,主题不明确,或失之于空泛,没有相关活动、工作和资料支撑;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未体现,在年度工作计划中被忽视,甚至有学校至今无特色定位。
(十一)宣传工作不到位。总体宣传氛围不浓,社会、家长对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知晓度不高。不少地方和学校未按县级宣传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宣传工作,校园周边宣传标语较少,没有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社会广泛宣传均衡发展工作。从公众满意度调查参与的情况看,到目前参与问卷调查的家长不到一万人,不足10%,从侧面反映各学校对宣传发动工作不够重视。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和建议
根据我县工作实际,我县“推均”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强力启动、全面推进阶段,第二阶段是提升内涵、精准推进阶段,第三阶段是营造氛围、展示成效阶段。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我们要充分运用本此县级评估的成果,抓紧整改,谋求转段,迎接6月份省级评估。
(一)重点突破,不留硬伤
一是瞄准两个清单,着力解决制约“推均”的牵动性问题。征地是制约部分乡镇“推均”工作进度的最主要牵动性因素,也直接影响了我县通过国家认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县指挥部下达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的完成和解决,作为工作的主要抓手,力促早日完成征地、14类小型基建项目建设等牵动性工作。
二是聚焦十项指标,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改善办学条件,尽最大努力实现各项指标达标。对直接影响“推均”指标的工程量变更,将根据县政府确定的“2+X”审批模式到各校进行现场认定。通过调剂校内宿舍建功能室的,要在原来数据上加上增加校舍建设面积。对于运动面积不达标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空地通过适当改造建设运动场所。生均图书册数不足的学校,要想办法进行补充,中心小学可以对本辖区内的学校进行适当调剂。网络空间开通应用率,各校不能仅满足于注册率达标,还要要求教师经常性使用空间,上传下载资源,及时更新信息。各校要进一步对照学校实际和工作规划,核对本校十项指标的数据,确保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规定要求,并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口径统一。
(二)高位推进,保主保重
教育局机关对应县指挥部各工作组要立足全县,着眼大局,高位推进,确保“推均”这一重点工作扎实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组要朝精准推进,用表格形式量化呈现客观反映问题;保障组要跟进解决重点建设项目配套工程的经费及扩大义务教育资助面问题,认真梳理、精准量化各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备情况;质量提升组要大力加强对各校功能室建管用和日常管理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三)注重细节,对标整改
一是认真实施课程方案,进一步加强功能室建管用。本此检查发现不少学校功能室安排位置不合理,如分布过于分散,图书室不在一楼等问题,要想办法进一步调整。功能室建好后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各室管理员要牢牢掌握本功能室的设备设施配置情况和功能室的使用情况。学校要充分挖掘功能室的功能,要根据学校实际合理确定在功能室上课的班级和侧重的授课内容,同时还应将功能室功能拓展到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功能室的使用效率,确保开齐开足课程。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资料靠活动支撑,使用靠资料体现。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学校实际,彰显特色。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突出学校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学校的师生才能,体现师生成果。如文化墙建设可以发挥学校美术教师的特长;功能室布置可发挥管理员和科任教师的智慧;楼道文化多用学生作品等。同时要充分结合学校特色创建,让人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的特色氛围。
三是资料建设要依据实际,形成体系。各校的资料建设一定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资料中的数据要统一,时间节点要合理。资料建设重点围绕省政府教育督导办要求的“3+13”项内容,即①学生和班级情况、②教师队伍情况、③十项基本办学条件情况等3项基本情况;①“两为主”情况、②留守儿童情况、③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④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⑤绩效工资情况、⑥小学科教师配备情况、⑦教师校长交流情况、⑧教师培训经费、⑨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情况、⑩学生择校情况、11学生课业负担情况、12学生安全工作、13重点班情况等13项重点关注情况。
四是对标对表整改,着眼内涵提升。各学校要通过本此县级评估的问题反馈,结合学校日常管理的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立行立改。对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92条)、《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迎检的具体要求,补缺补差,真正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四)提高标杆,压实责任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严格要求。同时要进一步端正思想,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增强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和教育行为,建立推进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科学调配好现有教育资源,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出发,推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向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要质量。
二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奖勤罚懒。要注重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要将责任单位及其相应责任人推均过程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效记录在案,对推均工作有功之臣进行奖励,对麻木不仁、工作不力的要启动问责,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附件:宿松县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县级督导评估得分
宿松县教育局 宿松县政府教育督导办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