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教数学”—情境导入之巧妙设疑,问题导入

2016-08-19
您的关注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logo.png.png            

      课堂是教师的指挥场,更是学生的主阵地。突然有一种冲动,准备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条线,结合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体会,推送一个短文系列,归纳一下初中数学教学各环节的组织方法,分享一点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姑且取名“轻风教数学”和“跟着轻风学数学”。 

情境导入之巧妙设疑,问题导入  
轻风教数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最基本要素是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激发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巧妙设疑,能促使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者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波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形成认知冲突,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这种导入方式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教师的授课内容融为一体,让师生之间产生了共鸣。那么,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有价值?才能迅速抓住学生心理,为一节课开个好头,这是值得我们努力去探究的。

新课程中的课堂,情境的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之一,学生学习也是由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而使用问题导入新课,又需要注意导入环节的特征,设计的问题首先要精炼,要能快速切入主题。要么是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或者学习方法相关的类比性问题;要么是需要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决的,激发学生热情的前置性问题;要么是本节课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情境性问题等等。

其实现在许多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均是先设计一个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来导入新课学习的。但是小编认为,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可以灵活创新地去使用,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情况来对问题进行再设计。如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数轴》一节,课本中设计的问题情境是机器人取物试验,这离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生活有些远,因此我在设计情境问题时将其改为让学生用数字口令给人引路。更贴近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10998_92.jpg        


       

轻风平台.png                    
感谢您的关注                            

轻风数学家园原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底部签名.gif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